一、油的起源发展历史由来?
众所周知油脂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,它不仅能给人提供热量和必需脂肪酸,更能够让食物变得更加美味可口。如今市场上食用油口味和种类都非常丰富,那么你们可知道在过去,我们的先人吃什么油呢?而他们又是如何获取的呢?
动物油脂篇
最开始的时候,油都是从动物脂肪中获取。狩猎时代人们就开始发现在加热肉食的时候,会有液体从中渗出,这大概就是先民对油脂最原始的认识。
油文字记载以来,油最开始叫“脂”或者“膏”。
按《释名》曰:“戴角曰脂,无角曰膏”。也就是说从有角的动物脂肪中提取出来的叫脂,从没有角的动物中提取出来的叫膏。
还有另一种解释,《礼记.内则》记载,当时烹饪,“脂用葱,膏用韭。”宋元时期的学者陈澔注释到:“肥凝者为脂,释者为膏。”凝固成固体的叫脂,融化成液体的叫膏。
关于动物油脂在烹饪中的应用,不少文献都有记载,比如《周礼·天官冢宰》记载:“凡用禽献:春行羔豚,膳膏香;夏行腒鱐,膳膏臊;秋行犊麛,膳膏腥;冬行鲜羽,膳膏膻。”这里规定了四季献给天子的鸟兽及烹饪用油。膏香、膏臊、膏腥、膏膻这几个词有不同的解释,但不外乎就是牛油、羊油、猪油这几种动物油脂。
先秦时期的饮食泛善可陈,那时候的蔬菜大都口感很差,留传到现在的也就是萝卜、韭菜、葱、蒜等寥寥几种。因此那时候贵为天子也就是天天吃动物油煎肉。
植物油脂篇
植物油料作物在我国具有很长的种植历史,品种也很丰富。
比如大豆,古代叫做菽,春秋时期已被列为五谷之一,但那个时候的这些作物主要是作为粮食蔬菜作物,真正用来做榨油原料的,大概在汉朝才出现。最开始用来榨油的原料也不是大豆,而是芝麻。
西汉武帝时期,张骞出使西域。芝麻便是张骞从西域胡地带回的,所以芝麻最早叫“胡麻”。在汉时已被用于榨油,所生产的油叫“麻油”或“胡麻油”。《三国志·魏书》记载,魏将满宠在抵御孙权进攻合肥的时候,“折松为炬,灌以麻油,从上风放火,烧贼攻具。”回想一下这场战役,一边战火冲天,一边是点燃的芝麻油香味四溢。不知道交战双方将士是不是一边打一边流口水。
宋代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一个高峰,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、指南针均出现在这一时期。榨油技术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长足发展,用于榨油的油料作物开始增多。
宋代人不但吃的油品种增加,对油炸食品的热爱也是前所未有。沈括在《梦溪笔谈》里记载:“今之北人喜用麻油煎物,不问何物,皆用油煎。”我国的传统小吃油条,据传说是南宋绍兴年间,秦桧杀害了民族英雄岳飞,人民为了表示对奸臣的憎恨,把秦桧和其妻王氏的样子捏制到面饼上,并把两块样子不同的面饼背靠背粘著并放在滚油锅里炸,起名叫“油炸桧”,后来更名为油条。
元代王祯所著的《东鲁王氏农书》。在这本书里有一章节《油榨》,详细记录了油榨车的结构和使用方法:“取油具也。用坚大四木,各围可五尺,长可丈余,叠作卧枋于地,其上作槽,其下用厚板嵌作底槃,槃上圆凿小沟,下通槽口,以备注油于器。
文中详细的记载了器械构造以及原料的破碎、蒸炒、制饼和压榨的过程,对此作者有诗云:巨材成榨床,细溜刻槃扣;麻烂入重围,机械应心手。这种榨油方法一直流传到现在,在某些农村地区还能够看到这种古老的制油方法。
古往今来食用油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巨大的重要性,如何吃到健康的油越来越是我们注重的地方。在平时生活中,你是吃什么油呢?
二、长度的由来及发展历史?
长度单位米的由来 - —— 国际单位制的长度单位“米”(meter,metre)起源于法国.1790年5月由法国科学家组成的特别委员会,建议以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全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——米,1791年获法国国会批准.为了制造出表征米的量值的基准器,在法国天文学家捷梁布尔和密伸的领导下,于1792~1799年,对法国敦克尔克至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进行了测量.1799年根据测量结果制成一根3. 5毫米*25毫米短形截面的铂杆(platinum metre bar),以此杆两端之间的距离定为1米,并交法国档案局保管,所以也称为“档案米”.这就是最早的米定义.
三、地瓜的由来和发展历史?
地瓜,又名甘薯、白薯、山芋,原产于拉丁美洲,后传至吕宋(今菲律宾)。明代万历时,有福建长乐人陈振龙,到吕宋经商,于万历二十一年(公元1593年)航海7昼夜,秘密带回国内。甘薯之所以能在全国广泛种植,也是陈氏后代的功劳。
四、师姓的由来,发展历史?
师(Shī 师)姓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姓氏之一,产生于远 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330323330古时期,得姓始祖为轩辕黄帝的大臣、中华民族第一位乐神宗祖师延,起源地在现在的河南省新郑市。
据专家研究,师姓是一个古老的、多民族、多源流的姓氏,源出有三: 1、以官名为姓。 据史书记载,上古时期,辅佐君王的重要大臣皆称师。据史籍《姓谱》记载,夏、商时代,管理乐技的职官名称就叫作“师”,如上古时期的师延,商王朝时期的师涓等。周王朝时期有师尹之官,专职掌管音乐歌咏。这些人的后代子孙遂以职官为姓,乃成师姓。2、以技艺为氏。 据史籍《元和姓纂》记载,西周及春秋、战国时期,擅长乐技的人皆被称为师。当时比较著名的有晋国师旷、师服,鲁国师乙、师襄,郑国 师悝(shikui)、师触、师躅、师惠、师叔,卫国师涓等等,皆为当时的著名乐师,精于音律。在这些精于乐技的乐师们之后裔子孙中,皆有以先祖的职业技能称谓为姓氏者,称师氏,世代相传至今。3、少数民族汉化改姓 师姓的血脉相对比较复杂。到北宋时金国尚书右丞师安石,原姓尹,为避讳,改尹姓为师氏。清朝以后,蒙古人姓巴克西纳尔氏、巴戈西纳儿氏,改汉姓均为师。今蒙古族、满族均有师姓。人物:师延、师旷、师涓、师叔、师丹、师范、师逵五、盐的起源发展历史由来?
盐的制作与使用起源于中国,盐字本意是在器皿中煮卤。《说文》中记述:天生者称卤,煮成者叫盐。传说黄帝时有个叫夙沙的诸侯,开始以海水煮乳,煎成盐。其色有青、黄、白、黑、紫五样。现在推断中国人大约在神农氏(炎帝)与黄帝之间的时期开始煮盐,中国最早的盐是用海水煮出来的。到了20世纪50年代福建出土的文物中有煎盐器具,证明了仰韶时期(公元前5000年~公元前3000年)古人已学会煎煮海盐。
根据以上资料和实物佐证,在中国,盐起源发生的时间远在五千年前的炎黄时代,发明人夙沙氏是海水制盐用火煎煮之鼻祖,后世尊崇其为“盐宗”。在宋朝以前,在河东解州安邑县东南十里,就修建了专为祭祀“盐宗”的庙宇。清同治年间,盐运使乔松年在泰州修建“盐宗庙”,庙中供奉在主位的即是煮海为盐的夙沙氏,商周之际运输卤盐的胶鬲、春秋时在齐国实行“盐政官营”的管仲,置于陪祭的地位。
六、霍性氏的由来霍性的历史由来与发展过程?
霍姓是来源于古代的霍国 。
霍国是周武王的弟弟叔处的封地,在今天山西霍州市西南。霍国后来被晋国所灭。清顾祖禹《读史方舆纪要·历代州域形势·唐虞三代春秋战国秦》”霍,今山西霍州。闵元年,晋灭霍。“七、春运的由来与发展?
春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日。它起源于古代农民在春天开始耕作前进行的祭祀仪式,后来逐渐演变成为全民出行的盛大活动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,春运也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现代交通运输工程,涉及到铁路、公路、民航、水路等多个领域,每年都会吸引数亿人次的旅客出行。春运的发展,不仅体现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进步,也反映了人民对家庭团聚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。
八、春节的由来与发展?
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。虞舜时期,舜即位做了天子,在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,带领着部下人员,祭拜天地神灵。从此,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。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。而关于春节一说的由来,则有这样一则传说一一相传,祖乙当商朝国君时,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,看到当时节令很乱,就打算把节令定准。于是,他从树影的移动中受到启发,设计了一个暑仪用来测日影计天时,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用来计算时间。
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,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,四季就轮回一次,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。他知道自己已经测出了日月规律,推算出了准确的晨夕时间,历法也已经创建成功,就做了一首诗:“日出日落三百六,周而复始从头来。草木枯荣分四时,一岁月有十二圆。”祖乙听说后,就亲自来看望万年。万年指着天上的月亮对祖乙说:“国君,现在正是第十二个月满,请您给今日定个节吧!”祖乙说:“旧岁已完,新春复始,春为岁首,就叫春节吧。”据说这就是“春节”的来历。
九、黄山的由来与历史?
黄山的由来:
1、黄山原名“黟山”,因峰岩青黑,遥望苍黛而名。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,故改名为“黄山”。
2、黄山代表景观有“四绝三瀑”,四绝:奇松、怪石、云海、温泉;三瀑:人字瀑、百丈泉、九龙瀑。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,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。
3、黄山,古代称为“天子都”,因为它雄伟秀丽,又神秘莫测,是天帝和神仙的居所。到秦代,人们根据它的颜色又称为“黟(yī)山”。据说是因为黄帝曾在此炼丹而得名。
4、因为黟山是黄帝炼丹的地方,人们就叫它“黄山”了。黄山七十二峰中就有以三位仙人命名的轩辕峰、浮丘峰、容成峰。桃花溪中还有他们炼丹时用过的丹井、药臼。
十、南京的由来与历史?
1368年,明太祖朱元璋在此称帝,建都称作南京,是南京建称之始。1368年建立明朝,以南京为京师,南京成为中国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,迎来历史上的第二次高峰。
明初京师总人口约70万人,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、人口最多的城市,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,修造历时达27年的南京明城墙,是世界第一大城垣。鸡笼山麓的国子监学生多达近万人,还有日本、朝鲜、安南、琉球等国的留学生在此学习。
南京(简称:宁),古称金陵、建康,江苏省省会,副省级市、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,是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,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,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,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,有六朝古都、十朝都会之称,有天下文枢、东南第一学的美誉。
南京地处中国东部、长江下游、濒江近海, 位于江苏省西南部,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。着名景点有中山陵、明孝陵、明城墙、玄武湖、夫子庙、紫金山、鸡鸣寺等。
- 相关评论
- 我要评论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