颐和园布局?

105 2024-07-27 11:45

一、颐和园布局?

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,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,前身为清漪园。

颐和园是三山五员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,始建于1750年,1764年建成,面积302公顷,水面约占四分之三。乾隆继位以前,在北京西郊一带,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,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,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,中间的“瓮山泊”成了一片空旷地带,乾隆决定在瓮山一带动用巨额银两兴建清漪园,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,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。

清漪园1860年被焚毁1866年重建,改名颐和园。1900年,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,1902年再次修复。颐和园重建几次虽然在某些局部上逊色于当年的清漪园,但总体上还是沿用了乾隆年间清漪园的规划与布局。

二、颐和园谐趣园建筑结构?

谐趣园位于颐和园的东北角,由于它小巧玲珑,在颐和园中自成一局,故有“园中之园”之称。谐趣园中共有桥五座,其中以知鱼桥最为著名。该桥名取自《庄子·秋水》中的“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”。

这座小园是清乾隆时仿无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建造,原名惠山园。建成后,乾隆曾写《惠山园八景诗》,在诗序中说:“一亭一径足谐奇趣”。嘉庆时重修改名“谐趣园”。竣工时,嘉庆在《谐趣园记》中说:“以物外之静趣,谐寸田之中和,故名谐趣,乃寄畅之意也。”地仅数亩的小园,趣味究在何处,略举一二。谐趣园在万寿山东麓,是一个独立成区、具有南方园林风格的园中之园。谐趣园时名叫惠山园”,是仿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。嘉庆十六年(1811年)重修后,取“以物外之静趣,谐寸田之中和”和乾隆皇帝的诗句“一亭一径,足谐奇趣”的意思,改名为“谐趣园”。园内共有亭、台、堂、榭十三处,并用百间游廊和五座形式不同的桥相沟通。园内东南角有一石桥,桥头石坊上有乾隆题写的“知鱼桥”三字额,是引用了庄子和惠子在“秋水濠上”的争论而来的。

三、颐和园和拙政园的布局?

拙政园园林特点:以水见长,用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,基本上保持了明代“池广林茂”的特点。庭院错落,由于这些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间的对比衬托,主体空间显得更加疏朗、开阔。花木为胜,拙政园向以“林木绝胜”著称,数百年来一脉相承,沿袭不衰。

颐和园园林特点:颐和园占地面积达293公顷,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,规模宏大。宜芸馆东侧的德和园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。山下是一条长700多米的“长廊”,长廊枋梁上有彩画8000多幅,号称“世界第一廊”。长廊之前是昆明湖。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苏堤建造的。万寿山后山、后湖古木成林,有藏式寺庙,苏州河古买卖街。后湖东端有仿无锡寄畅园而建的谐趣园,小巧玲珑,被称为“园中之园”。颐和园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,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,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。

四、三峡大坝建筑结构布局?

三峡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,轴线总长度2309.47m,坝顶高程185.00m,最大坝高181.00m。河床坝段的轴线方位为北纬43.5°,临时船闸的轴线由河床坝段轴线向上游偏转14°,升船机坝段的轴线由临时船闸的轴线向下游偏转4°。

河床中部布置泄洪坝段,其左侧为左岸导墙坝段、左岸厂房坝段和左岸非溢流坝段,右侧为右岸纵向围堰坝段、右岸厂房坝段和右岸非溢流坝段。

在泄洪坝段布置23个深孔和22个表孔,深孔布置在每个泄洪坝段中部,而表孔则于上部跨缝布置;还布置了3个排漂孔、7个排沙孔(不包括右岸地下电站排沙洞)和2个冲沙孔。

五、北京颐和园以什么布局为主?

1.东宫门和万寿山东部的朝廷宫室部分;

2.万寿山前山部分;

3.万寿山后山和后湖部分;

4.昆明湖、南湖和西湖部分,全园总面积四千余亩,水面占四分之三。 东宫门和万寿山东部的朝

六、颐和园拙政园以什么布局为主?

颐和园与拙政园都是以山水布局的亭台楼阁为主题的园林建筑风格。颐和园体现了北方皇家园林的设计风格,以太湖石作为假山,长廊,殿堂,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,拙政园更多的体现江南私家园林的曲径通幽,小巧玲珑的景象。

七、北京颐和园有着怎样的结构布局?

回答如下:北京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,结构布局上主要分为前山区、中山区和后山区三个部分。

前山区是颐和园的入口区域,包括山门、大红门、佛香阁等建筑,以及游客休息区、商业区等设施。

中山区是颐和园的核心区域,包括万寿山、长廊、乐寿堂、宜芸馆、宜春院、苏州街等建筑。其中,万寿山是颐和园的主峰,长廊则是世界上最长的画廊,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。

后山区是颐和园的后花园,包括琉璃琼岛、十七孔桥、清晏园等建筑。琉璃琼岛是整个颐和园中最为精美的景点之一,被誉为“一山、一水、一石、一洞、一亭、一院、一桥、一榭”的绝妙景致。

总体来说,颐和园的结构布局以山水为主线,体现了中华传统园林的设计理念,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和美学价值。

八、颐和园的结构布局是怎样的?

颐和园的形状,万寿山像蝙蝠,昆明湖像桃子,所以万寿山和昆明湖是福山寿海。在颐和园的内部结构中,每个亭子的下部由直柱支撑,主要呈一条直线;上部屋顶由锯齿状飞檐组成,以弧形为主;庙宇的轮廓多为长方形,而中心顶部的穹顶沉箱则是圆而直的,与方圆巧妙地统一在一起。

九、颐和园的总体属于哪种布局形式?

       颐和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,共有亭、台、楼、阁、廊、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。全园大体分为三个区域: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,以乐寿堂、玉澜堂和宜芸馆为主体的生活居住区,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风景游览区。全园建筑依据山湖形式巧妙安排,并且以西山群峰为借景,更加使景色变幻无穷,美不胜收。

       有山有水这便是颐和园最初的山水地形。后来根据周围的环境进行了整体的规划,形成了万寿山和昆明湖。这样的山水骨架就为颐和园的大的整体布局限定了大的框架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就等于决定了颐和园的布局方式。

十、颐和园和拙政园以什么对称布局?

不是对称布局。拙政园在江苏的苏州,规模和档次同颐和园有很大的差距,颐和园被称为四大园林之首,是仿照杭州西湖的格局修建的,讲就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应东海三仙山,以昆明湖和万寿山为基础,以佛香阁为中心,各类建筑依次排开,有著名的颐和长廊,排云殿,仁寿殿,乐寿堂,玉澜堂,十七孔桥,南湖岛,文昌阁等。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相关评论
我要评论
点击我更换图片